Web 3.0 是什麼? 未來的第三代互聯網、網站、應用程式
想像一下一種新型的互聯網,它不僅能準確地解釋你輸入的內容,而且能真正理解你所傳達的一切,無論是通過文本、語音還是其他媒體,你消費的所有內容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適合你。我們正處於網絡發展新階段的臨界點。一些早期的先驅者稱之為 Web 3.0。可以說,今天已經存在一些早期的 Web 3.0 應用程序,但在新的互聯網完全嵌入 Web 基礎設施之前,它們的真正潛力是無法觀察到的。但到底Web 3.0 是什麼?它會是什麼樣子,它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與我們一起展示加密貨幣革命,一次一份時事通訊。立即訂閱,與我們的數百萬其他訂閱者一起在您的收件箱中獲取每日新聞和市場更新(沒錯,數百萬人愛我們!)——您還在等什麼?
Web 3.0 是什麼?
Web 3.0 是即將到來的第三代互聯網,網站和應用程序將能夠通過機器學習 (ML)、大數據、去中心化賬本技術 (DLT) 等技術以類似人類的智能方式處理信息。 Web 3.0最初被萬維網發明者Tim Berners-Lee 稱為語義網 (Semantic Web),旨在成為一個更加自主、智能和開放的互聯網。
Web 3.0 的定義可以擴展如下:數據將以去中心化的方式互連,這將是我們當前一代互聯網(Web 2.0)的巨大飛躍,其中數據主要存儲在集中式存儲庫中。
此外,用戶和機器將能夠與數據進行交互。但要做到這一點,程序需要從概念上和上下文上理解信息。考慮到這一點,Web 3.0 的兩個基石是語義網絡和人工智能 (AI)。
Web 3.0、加密貨幣和區塊鏈
由於 Web 3.0 網絡將通過去中心化協議(區塊鍊和加密貨幣技術的基石)運行,我們可以期待看到這三種技術與其他領域之間的強大融合和共生關係。它們將通過智能合約實現互操作、無縫集成、自動化,並用於支持從非洲的微交易、抗審查的P2P數據文件存儲和與加密貨幣Filecoin等應用程序共享,到徹底改變每家公司的經營和運營。當前大量的DeFi 協議只是冰山一角。
Web 3.0 技術
在研究 Web 3.0 技術時,我們需要牢記一些細節。首先,這個概念並不新鮮。Jeffrey Zeldman 是 Web 1.0 和 2.0 應用程序的早期開發人員之一,他早在 2006 年就曾寫過一篇博文,支持 Web 3.0。但早在 2001 年就開始圍繞這個話題展開討論。
Web 3.0 技術的演進
Web 3.0 將誕生於老一代網絡工具與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尖端技術的自然演變,以及用戶之間的互聯和不斷增長的互聯網使用。顯然,Internet 3.0 是對其前身:web 1.0 和 2.0 的升級。
網絡 1.0 (1989-2005)
Web 1.0,也稱為靜態 Web,是 1990 年代第一個也是最可靠的互聯網,儘管只提供對有限信息的訪問,幾乎沒有用戶交互。在過去,創建用戶頁面甚至評論文章都不是一回事。
Web 1.0 沒有篩選互聯網頁面的算法,這使得用戶很難找到相關信息。簡而言之,它就像一條狹窄的人行道的單向高速公路,內容創建由少數人完成,信息主要來自目錄。
Web 2.0(2005 年至今)
由於 Javascript、HTML5、CSS3 等網絡技術的進步,社交網絡或 Web 2.0 使互聯網變得更具交互性,這使得初創公司能夠構建交互式網絡平台,如 YouTube、Facebook、維基百科等等。
這為社交網絡和用戶生成的內容生產的蓬勃發展鋪平了道路,因為數據現在可以在各種平台和應用程序之間分發和共享。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這套工具是由許多網絡創新者開創的,比如前面提到的 Jeffrey Zeldman。
Web 3.0(尚未到來)
Web 3.0 是網絡進化的下一個階段,它將通過運行智能程序來幫助用戶的人工智能係統的力量,使互聯網更加智能或以接近人類的智能處理信息。
Tim Berners-Lee 曾說過,語義網旨在“自動”與系統、人員和家庭設備進行交互。因此,內容創建和決策過程將涉及人和機器。這將使智能創建和高度定制的內容直接分發給每個互聯網消費者成為可能。
Web 3.0 的特點
要真正了解互聯網的下一階段,我們需要看一下 Web 3.0 的四個關鍵特性:
– 無處不在
– 語義網
– 人工智能
– 3D 圖形
Web 3.0 無處不在
無處不在意味著存在或有能力無處不在,尤其是同時。換句話說,無所不在。從這個意義上說,Web 2.0 已經無處不在,例如,Facebook 用戶可以立即捕獲圖像並分享它,然後變得無處不在,因為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無論他們身在何處,只要他們可以訪問社交網絡媒體平台。
Web 3.0 更進一步,讓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訪問互聯網。在某些時候,聯網設備將不再像 Web 2.0 那樣集中在計算機和智能手機上,因為 IoT(物聯網)技術將帶來大量新型智能設備。
Web 3.0 語義網
語義是對單詞之間關係的研究。因此,根據 Berners-Lee 的說法,語義網使計算機能夠分析來自網絡的大量數據,其中包括內容、交易和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在實踐中,這看起來如何?讓我們以這兩個句子為例:
– 我愛比特幣
– 我 <3 比特幣
它們的語法可能不同,但它們的語義幾乎相同,因為語義只處理內容的意義或情感。
在 Web 中應用語義將使機器能夠通過分析數據來解碼意義和情感。因此,互聯網用戶將通過增強的數據連接獲得更好的體驗。
Web 3.0 人工智能
維基百科將人工智能定義為機器展示的智能。而由於 Web 3.0 機器可以讀取和破譯一組數據所傳達的含義和情感,它帶來了智能機器。儘管 Web 2.0 提供了類似的功能,但它仍然主要是基於人的,這為有偏見的產品評論、操縱評級等腐敗行為開闢了空間。
例如,像 Trustpilot 這樣的在線評論平台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評論任何產品或服務的方式。不幸的是,一家公司可以簡單地召集一大群人並付錢給他們,為其不值得的產品創造正面評價。因此,互聯網需要人工智能來學習如何區分真假,以提供可靠的數據。
在 Gamespot 交易失敗後,谷歌的人工智能係統最近從 Play 商店中刪除了大約 100,000 條對 Robinhood 應用程序的負面評論,當時它檢測到旨在人為地對該應用程序進行評級操縱的嘗試。這是在行動的人工智能,它將很快無縫融入互聯網 3.0,使博客和其他在線平台能夠篩選數據並根據每個用戶的喜好對其進行定制。隨著人工智能的進步,它最終將能夠為用戶提供最好的過濾和公正的數據。
Web 3.0 空間網絡和 3D 圖像
一些未來學家還將 Web 3.0 稱為 Spatial Web,因為它旨在通過革新圖形技術來模糊物理和數字之間的界限,使三維 (3D) 虛擬世界變得清晰。與 2D 對應物不同,3D 圖像不僅在Decentraland等未來游戲應用程序中,而且在房地產、健康、電子商務等其他領域也帶來了新的沉浸感。
Web 3.0 應用程序
Web 3.0 應用程序的一個常見要求是能夠消化大規模信息並將其轉化為事實知識和對用戶有用的執行。話雖如此,這些應用程序仍處於早期階段,這意味著它們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與 Web 3.0 應用程序的潛在功能相去甚遠。
亞馬遜、蘋果和谷歌等公司正在構建或擁有將其轉變為 Internet 3.0 應用程序的產品。利用 Web 3.0 技術的兩個應用程序示例是 Siri 和 Wolfram Alpha。
Web 3.0 與 Siri
多年來,Apple 的語音控制 AI 助手自首次出現在 iPhone 4S 機型中以來變得更加智能並擴展了其功能。Siri 使用語音識別和人工智能來執行複雜和個性化的命令。
今天,Siri 和其他人工智能助手(如亞馬遜的 Alexa 和三星的 Bixby)可以理解諸如“最近的漢堡店在哪裡”或“在明天上午 8:00 與 Sasha Marshall 預約”等請求,並立即提出正確的信息或行動。
Web 3.0 與 Wolfram Alpha
Wolfram Alpha 是一個“計算知識引擎”,它通過計算直接回答您的問題,而不是像搜索引擎那樣為您提供網頁列表。如果您想進行實際比較,請在 Wolfram Alpha 和 Google 上搜索“england vs brazil”並查看差異。
即使您沒有將“足球”作為關鍵字,Google 也會提供世界杯的結果,因為它是最受歡迎的搜索。另一方面,Alpha 會給你一個兩國的詳細比較,就像你問的那樣。這是 Web 2.0 和 3.0 之間的主要區別。
最後
新的互聯網將提供更個性化和定制化的瀏覽體驗、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搜索助手,以及其他分散的好處,希望有助於建立一個更公平的網絡。這將通過授權每個個人用戶成為其數據的主權者來實現,並通過一旦到位就會出現的無數創新來創造更豐富的整體體驗。
當 Web 3.0 不可避免地到來時——考慮到智能設備已經如何改變了我們的行為模式,很難理解——互聯網將成倍地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我們將看到今天幾乎所有通常離線的機器,從烤箱、真空吸塵器和冰箱等家用電器到所有類型的交通工具,都將成為物聯網經濟的一部分,與其自主服務器和去中心化應用程序(DApp) 交互,推進新的數字領域,如區塊鍊和數字資產為 21 世紀的無數新技術“奇蹟”提供動力。
希望對您有用~!
繼續閱讀:
10個熱門的 Web3工作職業機會
4 個元宇宙投資機會 – 投資未來
元宇宙商機 – 為商業企業帶來的新發展方向
區塊鏈 技術的應用,將改變世界
by 財富系統 Wealth System
歡迎點擊以下連結,分享給你好友